 |
售價:466

|
一直以來我都很相信ROBINSON推荐的東西。售價隨時會調整;特價有時效性,有需要的人動作要快!戰爭與社會:理論、歷史、主體經驗該商品熱烈銷售中~ 避免向隅,欲購從速~下面是整理過的資料;有戰爭與社會:理論、歷史、主體經驗與其他類似值得參考的商品清單.雅虎購物、momo購物及博客來是我比較常去逛的EC網購平台,常常有優惠商品可撿便宜。 |
|
我有去遍尋各大購物網站momo購物、yahoo奇摩購物、博客來、PChome線上購物、ibon mart搜尋優惠價格!網友也都知道在定價和網路售價會有一定的差距,GRACE是我的好朋友,為人正直又有愛心;GRACE他只會推荐好東西!還有去各大拍賣網站RUTEN露天、YAHOO拍賣收集商品資料!戰爭與社會:理論、歷史、主體經驗 等好久終於開賣了超讚的啦! |
內容簡介戰爭如何創造歷史?戰爭如何孕生社會?戰爭如何形塑人們的主體經驗? 克勞塞維茲說:「戰爭是政治的延續」 由汪宏倫主編,朱元鴻、汪宏倫、姚人多、莊佳穎、彭仁郁、黃金麟、趙彥寧、鄭祖邦、藍適齊等專家學者所撰寫《戰爭與社會:理論、歷史、主體經驗》則是指出:「社會是戰爭的延續」 戰爭是形塑人類歷史的重要力量,也是探討現代性(MODERNITY)不可或缺的一環。《戰爭與社會》共分十章,是台灣社會學界對這個新興研究領域的集體努力成果,十篇專文從理論、歷史、到主體經驗,次第開展,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思考圖像。 《戰爭與社會》結合台灣、東亞與世界的脈絡,為相關議題的探究,開啟新的方向。詳細資料ISBN:9789570844160 叢書系列:聯經評論 規格:平裝 / 648頁 / 14.8 X 21 CM / 普通級/ 單色印刷 / 初版 出版地:台灣 本書分類:社會科學> 總論 本書分類:社會科學> 社會議題  內容連載導論:把戰爭帶回來!──重省戰爭、政治與現代社會的關聯汪宏倫凡是認真思考歷史與政治的人,莫不留意到暴力在人類事務所扮演的巨大角色,但乍看之下令人訝異的是,暴力很少被單獨挑出來特別討論。……這顯示暴力及其任意性在多大程度上被視為理所當然而遭到忽略;沒有人質疑或探究這看起來眾所周知的事。──HANNAH ARENDT, ON VIOLENCE(1970)上述這段話,是知名的政治思想家漢娜‧鄂蘭在其膾炙人口的小書《論暴力》中提出來的。鄂蘭引用列寧,指出二十世紀其實是個暴力充斥的世紀,而她所針對的,除了左翼與後殖民的暴力反抗理論(如馬克斯與法農)外,也包括了戰爭與革命的集體暴力。這段話放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東亞來看,同樣也十分貼切,發人深省。環顧四周,當前東亞區域存在的幾個重大問題點,幾乎都與國家的集體暴力極端形式──戰爭或戰爭遺緒(即戰爭所創造或殘留未決的問題)──有關。即以各國內部的基本重大社會分歧來說,台灣所謂族群、國家認同與統獨問題,說到底,其實是個戰爭遺緒的問題;韓半島的分斷體制與反美民族主義,是個戰爭遺緒的問題;日本的「新民族主義」、「歷史修正主義」、「和平憲法」與沖繩美軍基地爭議,也是戰爭遺緒的問題;中國內部的「新民族主義」、新疆與西藏問題,不同程度上也是戰爭遺緒的反映。除了內部的社會分歧外,在各國之間存在的重大爭議,也幾乎都和戰爭遺緒有關,包括台灣海峽的兩岸關係,日韓之間的領土糾紛與仇恨記憶、中日之間有關歷史記憶的爭議(歷史教科書、靖國神社、南京大屠殺等),乃至近年來牽涉中、日、臺三方的釣魚台/尖閣諸島紛爭等。這些爭議或問題,究其源頭,無一不指向戰爭,尤其近代(十九世紀以來)發生在這個區域的各個大小戰爭。看完整內容連載 |
詳細商品說明 |
資料來源:博客來
t7qbb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